西汉演义·第二十五回 刘邦归汉

Posted on Sunday, Nov 10, 2024

Show Notes

上回说到,刘邦获准返回汉中,可先锋人选成了难题:樊哙与灌婴相继婉拒。幸得张良及时前来解围。樊哙以不熟路途为由推脱,张良立即为其准备地图和向导,使队伍得以启程。张良则带着八名随从、十六个包袱随军同行。一行人穿过大散关、连云山,张良始终在旁开导鼓励刘邦。抵达孤云山时,面对三百里木栈道,需要整整三天才能通过。在张良的协助下,刘邦顺利率军通过了这段艰难路程。然而此时,张良却表示不愿继续前往南郑,称要为刘邦完成三件大事:设法让项羽离开咸阳、说服诸侯放弃项羽转而支持刘邦、为刘邦寻找一位优秀的元帅。刘邦虽然不舍,但也只得同意。

张良返程不久,木栈道突然起火,三百里栈道全部烧毁。原来这是张良精心策划。此举对刘邦有三大好处:既能稳住军心防止逃兵,又能阻断细作往来,还能让项羽放松警惕。

到达南郑后,刘邦看到满目疮痍的城池,百姓饥寒交迫,就连银安殿也破败不堪。刘邦随即拿出私资,整修府邸民居,使南郑焕然一新,百姓无不感激。他随后封萧何为相国,其他文臣武将也都得到封赏。从此,刘邦在南郑休养生息,整顿军队,积蓄力量。

说到张良焚毁栈道一事,其实早有预谋,他随身携带的十六个包袱里装的都是引火之物。张良本不想偏帮任何一方,只是想将楚汉分隔,以减少百姓战争之苦。他在大散关逗留期间,详细记录了地形地势,这才返回咸阳,寄居在项伯家中。谁知刚一住下,就传来韩王被项羽处死的消息,这才让张良下定决心辅佐刘邦。

栈道焚毁之时,咸阳百姓都为刘邦担忧,项羽和文武百官也都认定刘邦只能困守汉中。唯有韩信觉得此事蹊跷,怀疑是刘邦一方所为。韩信想借此机会得到项羽重用,便写了一篇《治安策》,托项伯转呈项羽。不料第二天项羽上朝看后大怒,要将韩信处斩。韩信的性命如何,下回分解。

(Full-texts to be transcribed.)